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人物风采

【八一特辑】王玉民:难忘军旅,橄榄绿引领我成长

来源: 中国安能二局  日期:08-01  点击:1406  属于:人物风采

老兵名片  

王玉民,原武警水电第四支队一级军士长,现为中国安能二局南昌分公司衢江项目部生产经理。1990年12月入伍,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2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9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十佳优秀士官2次。

王玉民(右一)  


抽蓄工程,见证新与老的交替

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在仙霞岭山脉露出微光,湿润的雾气遮掩了南孔圣地这座有礼的城市。大山深处,漫山植被披上了火红的秋装。

这是我首次踏足浙江衢州,沿着平整蜿蜒的漆黑柏油路,坐了很久的车才到黄坛口乡为公村。沿途,漫山的毛竹笔直苍翠,人工开凿痕迹明显的山体上方,一块宽大的“衢江抽蓄欢迎您”标语映入眼帘。眼前所见的一切仿佛与记忆中的画面产生了重叠,回想起我参与建设最早的一个抽蓄工程,相隔已有二十余年之久。

1998年11月,我从三明项目调到三峡工程北线项目。那时候,工程兵生活条件艰苦,施工设备简陋,在生产一线,经常能看到一道道健壮的身影,齐声喊着号子,唱响嘹亮军歌,扛水泥、钻隧洞、清坝基,在狂风肆虐的戈壁滩修建营房。

部队时期完成施工节点的欢呼

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立志成为技术能手。印象最深刻的是2003年5月,武警水电部队1200多名官兵在连续奋战50天后,提前半个月完成了三峡蓄水通航的最后一项工程——临时船闸上游隔流堤深槽段填筑。

当时武警水电部队大胆地吸纳、培养、使用人才,抱定“进得来,站得住,干到底”的坚强决心,有硬骨头就啃,有攻坚战就打,我们创造了我国水电建设史上土石方日填筑量的最高纪录。

伴随着三峡大坝的蓄水、通航,地势纵横的建筑之间,我们这些身着绿色军装的建设者格外兴奋,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思绪如潮水般褪去,穿过进场一号洞,前方就是衢江抽蓄工程建设现场。我登上观景平台,放眼望去,在工区现场,不仅有10千伏高耸的铁塔、平整待填筑的坝基、整洁有序的正规化营房、穿梭往来的合格机械,还有防护到位的工人、敬职敬业的安管人员……在衢江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的努力下,一个高质量现代化的民生工程正逐渐具备规模。

工作中的王玉民(右一)

带我熟悉环境的小伙子叫周伟聪,是2021届新员工,他的面孔陌生且稚嫩,却背着我很熟悉的军用绿色挎包。经过攀谈才知道,他们这些近几年入职的新员工,有不少是因为怀着对水电铁军过往历史的向往和敬重,才怀揣梦想选择加入,成为其中一员。

他在协调部工作,皮肤晒得黝黑,脸蛋刮得粗糙,在工地的经历虽然不长,但对施工现场了解的程度让我感到惊讶。我提出看看他的挎包,他主动打开,掏出一叠厚厚的纸质资料,有施工图纸、作业票和问题整改单等。我随口问:“工地的生活很充实,工作有难度,有什么想法吗?”

周伟聪简单思考了一下,就马上说:“希望班长们多为我传授一些施工方面的经验,我想多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也想成为技术能手。”

他清朗的声音,顿时让我想起艰苦火热的工程兵年代。比起那个艰苦年代,如今的机械化设备更先进,居住条件更舒适,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安能人,仍旧能舍小家顾大家,从繁华都市来到荒芜的大山深处。师徒结对是部队的老传统,无论是项目经理还是总工,老员工们积极发挥余热,主动承担为每名新员工引路的责任。

我想,水电老兵在长期艰苦拼搏的战斗历程中形成的坚实作风,在一次次同新员工交流施工经验、讲解昔日故事的时候,铁军精神也就此传承了下去。

从武警水电到中国安能,身份转改、初心不变,新老面孔赓续血脉、发扬传统、接续永固,始终积蓄着强大的奋进力量。

月圆夜寒,故乡很远

衢江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衢州衢江区黄坛口乡境内,为一等大型工程,项目动态投资73亿元,是衢州市建市以来单体最大投资工业项目,也是改革转企以来,南昌分公司承建的首个抽蓄电站主体工程。

一个新项目的成立需要给予大量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的支撑,来到这里的大家面临着背井离乡的境况,但其中大多数老员工是主动递交的申请书。如今的抽蓄工程需要使用新工艺、新方法,标准高、要求严,各项工作充满了挑战,好些干过抽蓄的“老人”也是一边埋头学习新源公司的各类管理制度及施工流程,一边忙于施工生产。

我工龄32年,党龄28年,先后参建过江西万安水电站、三峡五级永久船闸、荆州南水北调、上海青草沙水库、鹰潭花桥水利枢纽等项目,对抽蓄工程有着难以言喻的情感。

刚离开部队时,许多同志时常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拥有什么?我想过怎样的生活?不解和询问的声音听在耳中,让我的头脑保持了清醒。我是水电部队的老兵,却跟许许多多一同转改的同志一样,是中国安能的“萌新”。

工地生活

退伍不褪色,这是一种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懂的感觉。军旅生活淬炼着顽强作风,但未来的路还很漫长,面对无数新的岗位,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应该怎么去做些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

带着这些想法,我决定一切从头开始。生产经理是工地的“管家”,大事小事须得兼顾,供水、供电、道路运输、大坝填筑、趾板开挖等一切施工任务,都需要协调部门快速、合理地给予解决,以确保施工生产高效运转,责任不可谓不重。往往我到调度室开完工作部署会,紧接着就要马不停蹄赶去大坝填筑区域。沿途,还要关注现场情况,哪台自卸车坏在路上,料场开挖效率是否降低,趾板夜班照明设备是否准备及时……

别人说我很忙、很拼、很牛,可我只是为了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回顾那些年走过的军旅之路,内心仅有感慨:军装脱掉了,军人的作风不能变;身份改掉了,铁军的本色不能变。

因为,日久天长,还有许许多多一样的老兵,他们同样将初心融入了每一处工地、每一次深耕、每一回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