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集团要闻

中国安能集团水电铁军精神大讨论主题教育活动第三期:铁胆攻坚

来源: 网络抓取  日期:07-17  点击:1724  属于:集团要闻

今天,推出《永不褪色的水电铁军精神》特稿第三期——《铁胆攻坚》

——中国安能在不断奋勇争先、改革创新的辉煌征程中凝结了“铁胆攻坚的必胜信念”,这是水电铁军精神的卓越品质。

回顾中国安能诞生、成长、发展的光辉历程,无不凝结着干部职工勇于攻坚克难、坚持改革创新的艰苦付出和智慧力量。

施工生产中,中国安能知难而进,做到技术领先、科学管理,用满腔热血书写了人民军队治水办电的壮丽篇章。                

——在滦河水边,官兵们在引滦入津、引滦入唐“龙头”工程潘家口水库的建设中,为实现部队党委确定的“提前一年截流,提前一年蓄水,提前一年发电,节约投资5000万元”的目标,优质高效完成大坝基础处理,部队成立钻孔灌浆、大坝接缝灌浆、大坝混凝土缺陷处理、化学灌浆及机械修理和零配件加工等专业队伍,确保了质量进度效益可控。在大坝的溢流面施工,开创性的首次大规模使用液压滑动模板工艺。官兵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套跨度达18.6米的大型液压滑动模板和配套的机具设备,极大的提高了施工进度和质量。

——在惶恐滩头,水电官兵们在江西省最大的万安水电站奋战了十几个春秋,修筑了当时国内水头最高的单级船闸,在国内首次安装使用六氟化硫自动化的开关站,托起了千里赣江第一坝,兑现了毛泽东主席井冈山时期“为老区人民造颗小太阳”的诺言。      

——在红水河畔,二十年如一日,水电兵奋战在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建设现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系列地质以及施工技术难题,打通了3条当时世界最长的引水隧洞(每条引水隧洞全长10千米)。亲眼目睹了官兵施工的日本专家由衷地感慨道:“水电部队完全可以承建世界上任何一处隧洞”。在填筑当时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高的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过程中,官兵们创造了连续3个月填筑超百万方的同类坝型施工世界纪录,把中国的面板堆石坝施工水平推向了国际先进行列。该技术2002年被评为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中,官兵们历经了9个春秋,呕心沥血、精益求精,攻克了10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首创薄壁混凝土单侧滑模施工技术,获得两项科技进步奖,优质高效地建成了世界上水头最高、规模最大、级数最多、技术最复杂的双线五级船闸。施工过程中,总结形成了“统一领导、集团作战、项目负责、规范管理”的独特管理模式和“严字当头、科技领先、质量第一、奉献至上”的三峡精神。

2003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为武警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记集体二等功。

抢险救援中,中国安能向险而行,向科技化要战斗力、走专业化提升硬实力,打造了应急救援国家队、专业队的金字招牌。                  

——在1998年南方抗洪中,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水电部队充分发挥专业化、机械化优势,在江西、湖北两个灾情最为严重的省份,同时打响抗洪抢险攻坚战。特别是在江西方向,200余名官兵携带反铲挖掘机、大型载重自卸车等工程机械奔赴九江抗洪一线,作为千里大堤上的唯一一支机械化抢险队伍,一举扭转了大堤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     

6月至9月,部队在鹰潭、新余、九江、共青城四战四捷,为抗洪抢险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省委、省政府专程来到部队驻地新余市,代表江西省4100万人民向参战官兵表达了谢意。        

——在深圳特大滑坡灾害事故救援中,水电部队率先打通救援通道后,部队技术专家通宵达旦展开论证,进行滑坡体方量测算、二次滑坡风险分析、渣土清运吞吐能力计算等工作,最终制定了“分层梯形成槽、反铲接力扩挖、网格分区探测”的战法,900余名官兵携带600多台大型机械设备组成“铁甲集群”,24小连续作业,打响惊心动魄的“移山”之战。艰苦奋战29个昼夜,承担了核心区域70%的搜救任务,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并救出唯一一名幸存者。

——在河南特大暴雨抗洪抢险中,中国安能出动动力舟桥、全地形车、无人船、金刚6无人机等一大批“高精尖”装备,为圆满完成抢险救援任务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郑州城区排涝作业中,救援队员科学部署子母式、垂直式等不同型号的大功率排水车23台(套),昼夜奋战十余日,累计排水1095万立方米。

在新乡转移被困群众任务中,连夜搭设两台长40米、宽8米、满载时可容群众450人的动力舟桥,5个小时转移群众1400余人,被网友称为“救援航母”。

在鹤壁卫河决口封堵任务中,救援队出动水陆两栖全地形车运送操作手、油料及专家组成员抵达决口处,无人船不间断测量水深水位、探测水下地形地物,金刚6无人机实时回传决口画面为技术专家决策提供依据,推挖装运等大型专业设备高效转运抛填土方石料,鏖战70余小时,最终成功实现决口合龙。

改革发展中,中国安能直面大考,敢于克难奋进、迎风搏浪,积极主动履行新使命开创新业绩。                  

——在调整转型中,水电部队于2012年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走出市场、奔赴战场、履行使命。理顺编制结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对所属单位大刀阔斧地撤销合并、增设调整,移交工程项目,实现了部队平稳过渡。构建力量体系,重点加强灾情侦测、指挥控制等系统建设,确立了以支队为基本作战单元、中队为基本作战模块、单兵为基本作战要素的力量编成体系。创新训练模式,瞄准任务需要和技术前沿,加强对战时抢险、地质灾害抢险等战略研究。探索营区、工程、实战“三种练兵”方式,建成挖装、土建、电网抢修等应急救援重点中队,扼守重点流域、辐射全国的兵力布局基本形成。

——在转企改革中,面对组建初期的重重考验,集团公司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面对“找米下锅”的生存难题,集团公司密集走访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相关央企,广泛签订战略协议,寻求合作机会与理解支持,朋友圈不断扩大,市场准入瓶颈不断突破。面对“高效履约”的现实考验,从集团领导到一线职工,各种力量向项目倾斜,师徒结对、劳动竞赛、挑战应战、创优争先等传统载体焕发新的活力,工地处处展现勃勃生机,在建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效益全面受控,多个工地被树为建设样板。

面对“强基固本”的迫切需要,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开展全员培训提高能力素质,通过央企干部挂职帮扶、实施转企士官专项培养、校园招聘、成熟人才引进等方式,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面对“履行使命”的责任重担,在完善体制、理顺机制的同时,向科技化要战斗力、走专业化提升硬实力,申报十余项抢险救援技法专利,联合徐工、百度、中船应急等单位,研发升级智能遥控挖掘机、动力舟桥、打桩船、砂石自动装袋机等一大批“抢险神器”、“明星装备”,应急救援科技水平大幅跃升。

中国安能诞生、成长、发展的七十余年光辉历程,凝结着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知难而进和敢闯敢干、勇于超越的勇气担当。

铁骨奋斗,这是水电铁军精神的卓越品质


供稿:集团总部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