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抢险英雄谱

甘做应急“孺子牛” 勇当救援排头兵——记中国安能集团应急救援事业部部长王清敏

来源: 中国安能集团  日期:05-13  点击:1799  属于:抢险英雄谱

王清敏,中国安能集团应急救援事业部部长,扎根水利工程建设和应急救援事业40余年,是水利应急救援的“急先锋”,圆满完成河南郑州郭家咀水库排险、鹤壁卫河决口封堵等重大抢险救援任务。潜心研究救援装备战法,组织研发了自动装袋机等救援装备,提出了城市排涝等救援技战法36项。荣立三等功5次,荣获湖北省“98”抗洪抢险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55555.jpg

他没有豪迈的誓言,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用奉献诠释了什么是不忘初心,用坚守演绎了什么是忠诚担当。

灾难来临,他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抗洪一线,他不顾休息坚守岗位,日夜鏖战;应急战线,他面对困难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创新路上,他孜孜以求坚守信念,不辱使命。他就是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安能集团应急救援事业部部长王清敏。

面对走留抉择,他不改初心:党叫干啥就干啥!

2018年8月30日,这个普通的日子对武警水电部队的所有官兵来说却是个刻骨铭心的时刻,这一天,近万名水电官兵集体脱下军装,转隶组建中央企业。对于从军37年的“老兵”、时任武警水电指挥部副参谋长的王清敏来说,内心更是五味杂陈。

这位从沂蒙革命老区走出来的农村娃,当年怀揣“当兵报国”的梦想走进基建工程兵部队,入伍就到了上海宝山钢铁厂,守卫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还没有尽情领略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当兵第一年他就赶上了百万大裁军,基建工程兵大部分集体改工。

是退伍留在大上海当一名待遇颇丰的钢铁工人,还是继续留在部队从事水电建设事业。对农村入伍的战士来说,就地转改便有了城市户口和正式工作,无疑是个天大的好事。连队指导员几次找到他,“你是农村入伍的,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千载难逢,你要想清楚,不要留下遗憾”。但他还是怀着对这身军装的眷恋,毅然决然选择调到基建工程兵水电部队第六十一支队,走进十万大山环绕的广西隆林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工地,一干就是12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红水河南盘江畔。

而今,面对转企改革,是提前退休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还是继续留在这支队伍换上工装打拼市场,又成为一道人生的选择题。30多年的军旅生涯,忠诚果敢、永不服输的意志已经深深在他心里扎根,当紧急集合哨声响起,条件反射般快速到位俨然成为了习惯,当工作任务下达不讲条件精准高效完成也已成为了常态。回想起天生桥电站引水遂洞、发电厂房混凝土浇筑,三峡电站永久船闸开挖、导流明渠截流、上游围堰拆除,这些热火朝天的熟悉场景,又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激情,燃起了斗志。

“别人能干好,我们肯定也能干好!”,这是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历经风风雨雨、几番回转起伏,他已看谈身份变换、利益取舍,与这支队伍在一起,成为他内心深处最执着的坚守。 

改革创新路上,他永不止步:要干就干出名堂!

转企后,根据国家部署,应急救援仍为公司的主责和使命,作为首任应急救援事业部部长,如何发挥军转央企独特优势和专长、做好企业条件下应急救援工作,实现应急救援与生产经营的相互促进、公益服务与企业效益的有机结合,成为一道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他常说,作为一支传承红色血脉的应急救援国家队,继续巩固提升救援能力,既是服务国家大局的需要,也是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的现实需要,把救援当“使命”,把备战当“要务”,把强能当“根基”,这是他常常思考的问题。

针对企业参与抢险工作特点,王清敏与同事们一起研究制定抢险救援行动规范,对组织程序、应急响应、指挥关系和综合保障等作出明确,提升了运行效能。指导各工程局、分公司与15个省级防汛指挥机构分别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灾情预警、联演联训、应急联动等协调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部对接沟通,深入研究拟制工程救援中心筹建方案、应急产业发展意见和工程救援中心管理办法,2019年4月集团公司纳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2019年9月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他多次组织召开防汛抢险任务部署会,下发工作指示、修订方案预案、加强值班值守,在可能有较重汛情流域和灾害多发区共12个方向,分3个梯队预置部署27支应急救援队伍,时刻保持“迎战、临战、实战”状态。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王清敏意识到,专业的处置战法、专业的抢险装备是关键。如何提升工程救援装备的性能,达到快速制胜的目的,成了王清敏心中一个长远议题。

“在2020年江西鄱阳县问桂道圩、中洲圩等决口封堵作业中,我们利用动力舟桥将大型挖掘机、推土机运送至施工现场,效果很好。新列装的舟桥体积更大、可组合模式更多,功能也根据实际救援需求提出了改进要求,更加符合实战。”王清敏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时间不等人,灾情更不等人。加强应急战法研究,提升和改进装备性能,一揽子计划清晰地出现在王清敏的脑海里。

他总结多年应急救援实践,带领部属针对工程救援抢险技战法和装备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出城市排涝、地震搜救、泥石流处理、决口封堵等技战法36项,联合徐工、百度、中船应急等企业,研发升级智能遥控挖掘机、动力舟桥、打桩船、砂石自动装袋机等抗洪抢险“一招制胜”新装备,还积极参与堤防决口封堵、重大水利工程大坝深水检测及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救援力量和技术装备提升等多项国家级应急救援重大课题研究。

抢险救援一线,他没有退缩:要啃就啃硬骨头!

近四十年的军旅生涯,让王清敏养成了遇到困难从不轻言放弃的性格。

回忆起98抗洪的场景,他就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形势十分严峻,武警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成立了抗洪抢险突击队,自己踊跃报名担任第四支队突击队队长。在长江枝江段12天的奋战中,他日夜奔波和坚守在长江大堤上,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要组织指挥,又要组织疏散群众,协调地方与部队做好抢险物资供应;既要严格管理,又要搞好思想发动,持续保持顽强战斗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既要关心同志疾苦,又要不怕苦、不怕累。通过军民的团结奋战,终于战胜了长江第五、六次特大洪峰,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1998年10月10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召开的表彰会上,他被授予“抗洪抢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1年7月20日晚,还在单位加班的王清敏接到“河南郑州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迅速做好抢险准备”的紧急通知,当晚他就向所有应急队伍下达预先号令,进行灾情动态分析,预判发生灾害可能担负的任务,研究应对行动方案和处置技术专案;派出先遣组前出一线侦测灾情、对接任务;部署各工程救援基地和救援大队全面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在奔赴一线的路上,他按照集团领导的指令,迅速依案而动,以“一句话命令加补充指示”的方式,分别从12个省(区市)、20个方向抽组434人、149台套装备,冒雨出击、向灾而行;及时向国家防总工作组和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领导汇报并请领任务,时刻与集团先遣组保持动态联络,指导与地方政府部门对接工作;成立现场指挥部、建立会商机制、做好物资生活保障;及时调配应急管理部新配抗洪抢险装备47台套,有效提升了抢险救援效能。

作为集团河南“7.20”抗洪抢险指导组成员,在抢险救援现场,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王清敏始终战斗在一线。鹤壁卫河决口封堵中,为尽快将封堵材料转运到对岸,他在动力舟桥上指挥协调,无任何遮挡的舟桥表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一站就是8个小时,胳膊、脖子晒脱了皮,嗓子喊哑了,依然像一名冲锋的战士一样斗志昂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堵住决口,挡住洪魔!

他及时向国家防总工作组受领郑州二七区郭家咀水库排险、新乡被困群众搜救转移和黄河大堤焦作、开封段应急备勤任务;积极对接河南省政府部门,主动承担京广北隧道等区域内涝排水、鹤壁卫河决口封堵等最难啃的硬骨头,抗洪胜利的那一刻,他向来严肃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开心的笑容。

梦想之花只有经过汗水的浇灌才能成长,应急管理部对在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抗洪抢险救援工作表彰中,王清敏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

有位诗人曾经写道,一旦把军装融进青春岁月里,你的人生便镌刻下保家卫国的忠诚印记;一旦把军装融进滚滚血液里,你的人生便承载着亿万国人的幸福甜蜜。王清敏就是这样,他以一名老兵的过硬作风,坚定不移地走在应急救援的道路上,为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为国家应急救援事业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王洪新、赵洪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