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人物风采

我的救援故事(五)直面惊心动魄23小时

来源: 中国安能集团  日期:10-28  点击:1759  属于:人物风采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位于震中区域的中国安能三局武汉分公司硬梁包项目部全体人员,来不及缓解地震带来的紧张和恐惧,第一时间赶赴抢险救援一线,他们不忘初心,一“泸”既往地传承和发扬着水电铁军精神,坚信此次抢险救援“定”能成功,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泸定”这座英雄的城市。


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让他做出内心本能的反应

“一秒、两秒、三秒、四秒……太可怕了,摇晃幅度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时间从来没有这么久过,以前顶多就是一两秒钟的轻微晃动,这次房间的电风扇、饮水机全倒了,真是太可怕了。”中国安能三局武汉分公司硬梁包项目部项目经理孙根江这样回忆道。

这次地震发生得很突然,身处硬梁包项目部的孙根江根本没有反应时间,但作为硬梁包项目部的领头羊,他很清楚现在项目部需要他站出来。第一时间拉响地震警报,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撤离,尝试联络上级单位……他很清楚现在项目部要立马转入抢险救援状态,片刻耽误不得。

“胡超,马上联系各协作队伍,组织各队伍全部撤离到应急撤离点!董焕俏,马上带人检查营区受损情况,发现安全隐患立马排除!罗勇,你负责联系业主和监理,汇报项目部当前情况!季永春,你负责联系架子队,把人员和设备准备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援!其余人员,原地待命!行动!”一声令下,所有人员立马进入战斗状态。

地震发生后,通往泸定县磨西镇的道路由于塌方导致损毁,救援设备无法第一时间进场,严重影响到救援行动的展开。接到任务后,孙根江积极响应展开部署,带领20余人,携7台套装备,第一时间赶赴灾情一线。
人类在自然面前是脆弱的,在前往塌方现场的路上,路边滚落的飞石,墙面震开的裂缝,逃出后不敢回家的灾民……眼前

一桩桩一幕幕无不让人心惊,这些场景也在不断冲击着孙根江内心,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抢险的他此刻非常清楚——救灾刻不容缓!

抵达现场后,孙根江顾不上余震落石危险,就开始勘察地形,研究抢通方案。“董士贵、黄浩,你们负责塌方体清理!常东、李聪架设测量仪器,随时监测山体数据!郑舜尧、刘松,你们负责现场安全监测,发现落石立马通知人员设备撤离……我们采取两台挖机同时从上下游两侧双向抢通的方案,尽可能地缩减作业时间”一系列任务部署完成后,全体人员立马投入到道路抢通中,最终经过23小时的奋战,圆满完成省道S434道路抢通任务,打通了通往灾区磨西镇的救援通道。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孙根江说:“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尽快打通救援通道,好让大型救援设备能第一时间投入到救援一线,我们早打通一分钟,就能为救援人员多争取一分钟,灾区人员就多一分安全保障。”


印在脑子里的职责 让他克服内心本能的恐惧

在抢通一线,操作手董士贵正驾驶着装载机不断向前推进,一米、两米、三米……我们只见塌方体正逐渐被清理,却不知坐在驾驶室里的董士贵已经汗流浃背,豆大的汗滴从他脸颊滑落。

自然灾害给人的压力是巨大的。面对随时可能再次滑坡的山体,董士贵的内心也曾闪过一丝犹豫,但是他明白,这条道路早一分钟抢通,民众就能多一分钟安稳,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操作着设备稳稳地向前推进。

在抢通过程中,一声尖锐的哨响让抢通行动又暂停下来,只见安全员手中不断挥动着红旗,同时对讲机里面也传来急促的撤离命令,董士贵心中大感不妙。

“说实话,上去前心里就有一丝忐忑,抢通道路就怕这种情况发生,在听到哨响的那一刻我就有预感不能再往前了,现在想想,这真是对我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啊!” 
预感到危险的董士贵,没有丝毫犹豫,立马驾驶设备退回安全区域,说时迟那时快,设备都还没有完全停下,一块直径大约20厘米的石块掺杂着无数碎石从山体顶部滚下,掉落在董士贵眼前五六米的位置,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幸亏撤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设备上下来的董士贵却只是微微一笑,开玩笑似的说道:“没事,吉人自有天相,砸不到我。”
大约等待了半个小时,山体稍微稳定后,董士贵简单吃了点东西补充体力,又投入到抢通任务中去了。
“谁不怕呢,山上动不动就滚石头下来,万一来个大的把我埋下面了,谁也说不定,但没办法,在部队的时候也参加了很多次抢险,虽然现在不是以军人的身份参加抢险,但军人的职责已经印在我脑子里了,让我克服了内心本能的恐惧。”抢通完成后操作手董士贵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盯在眼睛里的安全 让他激发内心本能的警惕

在前线,你会看到一个人穿着反光背心安全帽,手里拿着红旗,嘴里咬着哨子,始终站在塌方体下方的位置,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抢通路段上方山体。他是安全员郑舜尧,原本是硬梁包项目部架子队的一名装载机操作手。

地震发生后,项目部迅速反应,组织人员开展道路抢通工作。郑舜尧也主动请缨,前往救灾一线担任装载机操作手。

“我是2013年入伍到武警水电部队,转企时已经是一名中士。2020年3月份投身到硬梁包水电站建设,当时担任湿喷台车操作手,由于引水隧洞全线贯通,湿喷台车使用频率减少,才转入到装载机操作手的岗位上,虽然实际操作时间不算长,但是有任务我也想第一个上!”

考虑到此次抢险行动对于操作手的要求较高,郑舜尧的请战并没有得到领导的批准,得到通知的他没有其他反应而是问了一句“安全员需要吗?我可以。”就这样他以安全员身份赶赴救灾现场。
安全员时刻观察山体动态

434省道被誉为“甘孜最美的公路”。站在风景秀美的贡嘎山东坡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远望终年积雪不化的贡嘎雪山,气势恢宏,光芒万丈,瑰丽辉煌。这里是四川省有名的旅游胜地。

地震发生后,滚石横飞,余震不断,山体上摇摇欲坠的石块就像一颗颗不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救援人员的安全。郑舜尧头戴安全帽、手拿指挥旗,作为安全员的他,任务就是时时刻刻仰头盯着装载机上方的山体,在危险即将发生前,能够提醒到现场救援人员,让他们的安全得到保障。

装载机操作手董士贵说:“我曾瞥见郑舜尧那坚定的眼神,他盯着上方山体的视线从来没有移开过半秒,嘴里的口哨更是一直咬着,一刻都不曾拿下。我们操作手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有他们在,我们才能一往无前。”

眼睛累了就眯一下,脖子酸了就揉一揉,郑舜尧心里很明白,发现塌方隐患时不能第一时间通知,哪怕只是耽误一秒,都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在整个道路抢通过程中,郑舜尧一直坚守在安全员岗位,多次发现因余震引发的落石隐患,并及时组织现场人员和设备有序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了抢通一线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我也是干操作手的,当时那个情况,操作手在上面施工,坐在驾驶位又看不到山顶上的情况,心里肯定没底,我往那一站,就是他的眼睛,是他的底气,脖子酸顶多酸一两天,要是因为我偷懒没看到山体的落石,没出事还好,要是出现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情况,那我会后悔一辈子。”抢通任务结束后郑舜尧这样说道。

两年多以来,硬梁包项目部先后参加了多次泸定境内应急救援任务,受到地方政府和群众一致好评。部队改革,体制重塑,没有让这群可爱的人忘记自己参军入伍的初心,铁军精神在他们身上再次得到传承和发扬,他们不忘初心,用坚实的臂膀扛起厚重的使命,充分彰显了军转企业的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